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发病机制]第二节 典型心房扑动的发生机制——腔静脉窦间阻滞的重要性

典型房扑的发生机制一般认为是大折返环机制,折返波自房间隔至右房游离壁间呈顺或逆时针运行,折返环的边界对折返环的形成和维持具有重要意义[ 1,7 ]:首先三尖瓣环是固定的解剖障碍,其次腔静脉窦间总存在功能性的线性阻滞区。事实上,推测在大多数情况下,房扑都需继发于房颤,因为房颤导致了房扑所需的线性阻滞区的形成。另一个重要的观点是心律失常以房扑还是房颤的形式出现取决于房扑折返环的周径。所以也许在大多数情况下,没有高速房扑的出现,也就不会有房颤发生[ 8‐11 ]。左侧:心外膜,右侧:房间隔,房扑发作折返环在右房 ......

——《心房颤动--现代认识与策略》
书名:《心房颤动--现代认识与策略》
栏目:心房颤动--现代认识与策略 > 第五章 心房颤动与心房扑动的关系
作者:周玉杰 马长生 张 澍
参编:杜新平,张健,胡大一,卜聪亚,马长生
页码:108-115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4-08-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