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速览]3 临床应用与展望

鼻腔和鼻窦部MPR后处理需时短,仅2~3min,而且硬件要求不高,其临床应用较广泛,最常用的是冠状位和矢状位重建。常规CT和MRI检查所得的是一系列孤立的断面图像,还需要有经验的放射科医师在脑海中虚构出所检查部位的立体像,以判断病变与周围组织和结构的相互空间关系,对于颌面部这样结构复杂的部位,易于出现错误。经MPR所得的冠状位、矢状位甚至任意斜位重建图像可提供非常有益的补充,与横轴位图像相结合,大大丰富了空间立体效果,能更为直观地显示鼻腔和鼻窦部病变的范围、病变与周围器官和结构如眼眶、牙槽骨、海绵窦、翼腭 ......

——《临床仿真影像学》
书名:《临床仿真影像学》
栏目:临床仿真影像学 > 第3章 呼吸系统仿真影像学 > 鼻腔、鼻窦仿真影像学
作者:杨秀军等
参编:缪竞陶,郑凯尔,赵喜平,彭仁罗,彭仁罗
页码:169-173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2-01-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