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治疗]第四节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介入治疗现状

迄今针对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卒中复发高危人群的最佳诊治方案尚未确立。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干预手段包括:内科药物治疗、血管内介入治疗(经皮血管腔内成形和支架植入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 and Stenting , PTAS )和外科干预治疗(包括颅外/颅内动脉搭桥术或者贴敷术) 。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血管内介入治疗始于1980年,应用冠脉支架治疗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始于1996年。这一研究结果开展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血管内介 ......

——《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进展. 2015》
书名:《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进展. 2015》
栏目: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进展. 2015 > 第七章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介入治疗
作者:缪中荣
参编:李晓青,郑洪波
页码:128-129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06-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