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生理学]一、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图19‐1)

血管紧张素原在肾素作用下生成血管紧张素Ⅰ,血管紧张素Ⅰ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全身分布,主要存在于肺循环)或旁路(糜蛋白酶)作用下生成血管紧张素Ⅱ,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有四个亚型,即AT1受体、AT2受体、AT3受体及AT4受体。Ang Ⅱ在氨基肽酶作用下降解生成血管紧张素Ⅲ及血管紧张素Ⅳ。近年来研究发现RAS中新的成员血管紧张素1‐7。血管紧张素1‐7可经3个途径产生:Ang Ⅱ可经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催化生成血管紧张素1‐7。血管紧张素Ⅰ经ACE2催化生成血管紧张素1‐9,再经ACE催化生成 ......

——《心力衰竭临床与实践》
书名:《心力衰竭临床与实践》
栏目:心力衰竭临床与实践 > 第十九章 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在心力衰竭治疗中研究进展
作者:杨新春 那开宪 陈 瑾
参编:王树岩,朱建国,崔志澄,于丽萍,万昕红
页码:96-97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02-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