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发病机制]一、AS发生机制的主要学说

AS是发生在大、中动脉的慢性免疫炎性、内含脂质的纤维增生性疾病,是一个综合性的漫长过程。AS的发生机制学说甚多,如脂质浸润学说、血流动力学学说、中层SMC增生学说、受体学说及感染学说等。临床尸解发现,血管壁AS的发生部位并非完全随机,在血管分叉和拐弯等血流动力学突然发生变化的部位易于发生AS。该学说认为,AS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有癌基因的参与,如在AS粥样斑块中发现有sis、myc、fos等癌基因的异常表达,某些诱发AS的因素如高胆固醇、脂多糖和一些细胞因子(I L‐。炎症反应在AS的发生、发展到最后斑块表面 ......

——《心脏病学实践2006---规范化治疗》
书名:《心脏病学实践2006---规范化治疗》
栏目:心脏病学实践2006---规范化治疗 > 第一篇 总论 > 第六章 动脉粥样硬化的新发现与新假说
作者:胡大一 马长生
参编:胡大一,高润霖,龚艳君,霍勇,李焱
页码:36-37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10-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