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发病机制]第二节 发 病 机 制

低钠血症的发病机制主要见于以下几种。由于病理性的ADH不适当分泌或肾脏对ADH的反应过敏而导致肾脏保水致稀释性低钠血症。容量过低的情况下常伴有失钾,血钾偏低,可引起Na +向细胞内转移,促进了低钠血症的形成。AVP的非渗透性释放以及AQP2调节的紊乱,是水代谢异常导致此类低钠血症的主要机制。症状性低钠血症的男、女发生比例相同,但老年人和育龄妇女更易发生低血钠的脑损害。雌激素亦能显著降低Na +‐K +‐ATP酶的活力,雄激素则相反,而Na +‐K +‐ATP酶对低钠血症时维持正常的脑容量十分重要。正是由于 ......

——《泌尿系统症状鉴别诊断学》
书名:《泌尿系统症状鉴别诊断学》
栏目:泌尿系统症状鉴别诊断学 > 第二十四章 低血钠
作者:蒋云生
参编:
页码:412-414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07-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