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病因学]第四节 丁型肝炎病毒

1977年Rizzetto等首次在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的肝细胞核中检测出一种新的抗原,命名为δ抗原。用含有该抗原的肝组织提取液感染黑猩猩,证明其具有传染性,故称为δ因子。1984年δ因子正式命名为丁型肝炎病毒(HDV),其所致的疾病称为丁型肝炎(hepatitis D,HD)。HDV为缺陷病毒,需要嗜肝DNA病毒,如人乙型肝炎病毒、旱獭肝炎病毒(WHV)和鸭乙肝病毒(DHBV)等辅助病毒的帮助,才能成为成熟的病毒颗粒并具有感染性。HDV是缺陷病毒,凡抑制HBV增殖的药物,也能控制HDV的复制,如用重组α‐IF ......

——《医学微生物学》
书名:《医学微生物学》
栏目:医学微生物学 > 第三篇 病 毒 学 > 第二十八章 肝炎病毒
作者:贾文祥
参编:陈锦英,江丽芳,叶嗣颖,江丽芳,李凡
页码:361-362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08-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