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发病机制]二、上气道阻塞机制

目前尚不清楚OSAHS患者咽部气道塌陷的确切机制。一般认为与患者上气道结构异常、神经肌肉调节功能障碍及两者相互作用有关。我们可以将上气道看成一个简单的可塌陷管道。在给患者CPAP压力滴定时可测量到Pcrit。当通气压力逐渐增大至患者潮气气流刚刚出现时,这时的通气压力即为Pcrit。当Pcrit为正值时,气道将出现塌陷。通过观测正常人、打鼾者及OSAHS患者发现,Pcrit可反映睡眠时咽部由狭窄至阻塞的渐变过程。OSAHS患者存在交感神经活性增加,瘦素、肾素‐血管紧张素分泌增加、胰岛素抵抗以及ACE基因I等 ......

——《睡眠呼吸障碍外科学》
书名:《睡眠呼吸障碍外科学》
栏目:睡眠呼吸障碍外科学 > 第一篇 睡眠呼吸障碍疾病外科相关基础知识 > 第三章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 征的病因、发病机制及病理生理 > 第二节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发病机制
作者:韩德民
参编:
页码:50-53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10-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