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速览]第一节 皮肤着色芽生菌病

对人类致病的病原菌主要有暗色孢科的裴氏瓶霉(Fonsecaea pe‐drosoi)、紧密瓶霉(Fonsecaea compactum)、疣状瓶霉(Phialophora verrucosa)、皮炎瓶霉(phialophora)、卡氏枝孢霉(Cladosporiu m carrionii)、嗜脂着色霉。暗色孢科真菌腐生于潮湿腐烂的树木、植物及泥土中。有两种菌落形态,开始黑色、潮湿、发亮而软的酵母样菌落,3~4周后菌落周围继续发出菌丝,并转成更细丝状生长的菌落,菌落上有扇形菌丝生长。总之,本病早诊断早治疗, ......

——《小儿感染病学》
书名:《小儿感染病学》
栏目:小儿感染病学 > 第九篇 小儿深部真菌病 > 第七章 着色真菌病
作者:宫道华 吴升华
参编:宫道华,吴升华,赵佩霞,张淑英,胡皓夫
页码:1132-1135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2-03-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