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作用与奎尼丁相似,抑制Na+内流,使动作电位振幅降低,时程延长,传导减慢;希浦系统的4相自动除极斜率降低,自律性下降。长期应用不良反应较多,因而应用趋于减少。 口服80%~100%吸收,45~90min后血浆浓度达峰值。在肝脏N‐乙酰转换酶作用下,几乎全部被代谢为乙酰普鲁卡因胺(NAPA),其电生理作用类似普鲁卡因胺,但强度较弱。NAPA又为一种钾通道阻滞剂,属快速延迟整流性钾流(Ikr),具有Ⅲ类药物效应。 紧急复律时,每5min内静脉注入100mg或20min内注入200mg,直至有效或总量达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