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诊断]十二、Hirschsprung综合征(赫什朋综合征)

1691年,Ruysch首先报道先天性巨结肠,1886年,Hirschsprung详细记载其临床和病理特征,1936年被命名为Hir‐schsprung病。患儿在胚胎期肠神经发育过程中,肠神经元发育出现停顿,肠壁肌间神经丛内的神经节细胞缺失,以致受累肠段异常收缩,近端结肠代偿性扩张与肥厚,形成巨结肠。是巨结肠综合征的一种类型,通常发生在直肠、乙状结肠。典型新生儿病例显示结肠低位肠梗阻的征象,多能看到扩张的降结肠,少数有小肠段扩张及液平。狭窄段:即神经节细胞缺如段,肠管呈挛缩状态,边缘呈锯齿状,新生儿巨结肠 ......

——《消化系统影像学诊断手册》
书名:《消化系统影像学诊断手册》
栏目:消化系统影像学诊断手册 > 第三篇 影像学诊断的相关综合征 > 第一章 空腔脏器 > 第四节 结 肠
作者:李文华 徐文坚 耿海
参编:曹来宾,夏宝枢,张通,刘凯,冯磊
页码:326-327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07-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