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是最常见的儿童时期获得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其机制为多元性的,包括直接抑制骨髓。细胞因子如TNF和IL‐1刺激血管内皮细胞表达粘附分子:细胞间粘附分子(ICAM)‐1和ICAM‐2,在活化的补体存在时中性粒细胞被吸附到血管内皮细胞上,造成中性粒细胞从循环池向边缘池移动。中性粒细胞减少也可能是病原体直接破坏或抗中性粒细胞抗体间接作用的结果。尽管多数病毒感染,包括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均可引起严重的中性粒细胞减少,但为时甚短,一般并不致继发严重细菌感染,很少需要特殊治疗。RhG‐CSF是治疗严重中性粒细胞减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