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速览]2.外周型乳头状瘤

外周型乳头状瘤平均发病年龄与中央型乳头状瘤相同或略小[ 1]。外周型乳头状瘤常无明显的临床症状,肿块和乳头溢液很少见。微小钙化灶可见于外周型乳头状瘤或邻近的非乳头状的导管内增生性病变,如非典型增生[ 1]。除非伴发其他病变,外周型乳头状瘤通常在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组织学特征基本上与中央型乳头状瘤相同(图2-。有学者提出多发性的乳头状瘤是乳腺癌发生的高危因素[ 9]。微乳头状瘤是指最小的外周型乳头状瘤,相当于多发性镜下乳头状瘤。在一些外周型乳头状瘤病例中可见乳腺胶原小体病(collagenous spher ......

——《乳腺肿瘤病理学》
书名:《乳腺肿瘤病理学》
栏目:乳腺肿瘤病理学 > 第二章 上皮性肿瘤 > 第二十五节 导管内乳头状肿瘤 > 一、导管内乳头状瘤
作者:付丽 傅西林
参编:刘彤华,陈凌,崔力方,范宇,付丽
页码:143-144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01-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