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速览]【抗凝疗法】

抗凝疗法的目的是降低机体的凝血过程,使高凝状态得到控制,预防血栓发生,使已形成的血栓不继续发展。常用的有肝素和口服抗凝血药,此外尚有水蛙素和凝血酶抑制药等。使用低分子肝素宜测肝素含量与抗因子Ⅹ a量,当低分子肝素量在2500~10 000IU时,抗因子Ⅹ a维持在0.14~0.18U/ml为宜,抗凝活性可持续11.5~24小时。同时测肝素量与AT-Ⅲ,因肝素的疗效范围为0.1~1.0U/ml,肝素抗凝需依赖AT-Ⅲ的存在,在肝素治疗过程中,如果AT-Ⅲ低于正常的70%时,肝素抗凝作用降低,低于50%时,应 ......

——《介入放射学临床与并发症》
书名:《介入放射学临床与并发症》
栏目:介入放射学临床与并发症 > 第四章 并发症概述 > 第十节 抗凝溶栓治疗所致并发症 > 一、血液凝固机制与治疗
作者:李麟荪 滕皋军
参编:刘作勤,顾建平,施海彬,刘晓华,刘文贵
页码:258-261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12-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