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解剖学、组织学](二)主要解剖学、形态学、影像学特征

鼻内径路对颅底区域的可控范围:经鼻内镜鼻内径路可以通过6条途径控制颅底的部分区域:①经额窦后壁到前颅窝,主要用于额窦脑脊液鼻漏修补和处理前颅窝占位性病变,笔者所在单位曾经过这条径路取出前颅窝的枪弹异物。经筛顶到前颅底,主要用于脑脊液鼻漏修补、鼻内脑膜脑膨出、嗅母细胞瘤切除,以及该区域的鼻颅交通性占位性病变的切除,如侵入颅内的鼻息肉、内翻性乳头状瘤、脑膜瘤等。经蝶窦径路到达鞍区,用于垂体瘤、颅咽管瘤以及其他鞍区占位性病变的手术。经蝶窦外侧壁到岩尖部,蝶窦外侧壁的颈内动脉管前方有一2cm × 2cm的区域,可 ......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
书名:《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
栏目: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 > 第二篇 鼻 科 学 > 第一章 鼻内镜手术解剖学 > 三、鼻‐颅底内镜手术解剖学
作者:孔维佳
参编:周梁,许庚,韩东一,王斌全,孔维佳
页码:295-298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10-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