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病因学]第四节 脑缺血耐受的临床意义与研究方向

迄今已有大量动物实验证明缺血预处理可诱导脑组织对再次缺血产生耐受性,但这种内源性神经保护机制究竟有何临床意义?临床上短暂脑缺血发作(TIA)实质上就代表了一次脑缺血预处理,那么脑梗死之前有TIA史的患者预后是否应该比无TIA史者更好?Moncayo等总结了2490名首次发生前循环脑梗死的患者,发现其中12%在此之前有同侧TIA病史,没有TIA史者在入院时病情较重,意识水平下降更为明显,预后也不及有TIA的患者,对各种影响因素作了校正后,持续10~20分钟的TIA仍是改善预后的关键因素,此外。 ......

——《缺血性脑血管病学》
书名:《缺血性脑血管病学》
栏目:缺血性脑血管病学 > 第五篇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特殊问题 > 第十二章 脑缺血耐受与内源性神经保护
作者:罗祖明 丁新生
参编:王拥军,董强,曾进胜,冯美江,徐严明
页码:892-893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12-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