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遗传性补体缺陷

参与前端反应的固有成分(包括C1q、C1r、C1s、MBL、C4、C2、C3、P因子、D因子等)均可能出现遗传性缺陷。C1q、MBL、C2和C4缺乏参与自身免疫病发生,其机制可能是由于补体激活受阻,导致循环IC不能被有效清除。在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中,编码某些补体成分(Bf、C2、C4)的等位基因缺陷,可与某些疾病易感基因存在连锁。C3遗传性缺陷者对化脓性有荚膜细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及奈瑟球菌)易感,常反复发生肺炎、菌血症或脑膜炎。临床表现为全血细胞减少、血管内溶血、反复静脉血栓形成和 ......

——《医学免疫学》
书名:《医学免疫学》
栏目:医学免疫学 > 第二篇 基础免疫学 > 第五章 补 体 系 统 > 第四节 补体相关疾病及干预策略
作者:何 维
参编:曹雪涛,熊思东,高晓明,于永利,田志刚
页码:88-89
版本:2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09-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