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病理生理]第二节 细菌致病的分子机制

黏附是细菌感染宿主的开始,具有黏附作用的细菌表面结构及相关物质称为黏附因子(adhesive factor)或黏附素(adhesin),细菌的黏附素分为菌毛和非菌毛黏附物质两类。菌毛主要存在于革兰阴性菌,细菌通过菌毛与机体组织细胞表面受体结合而定植,故菌毛又称为定居因子(colonization factor),如志贺菌、霍乱弧菌、脑膜炎奈瑟菌、淋病奈瑟菌等均有菌毛,所有菌毛均为蛋白质亚单位组成,由核质DNA或质粒编码产生。非菌毛黏附物质主要见于革兰阳性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和A群链球菌的脂磷壁酸(LTA) ......

——《临床分子生物学》
书名:《临床分子生物学》
栏目:临床分子生物学 > 第二部分 分子生物学与临床 > 第十四章 感染性疾病的分子生物学
作者:胡维新
参编:王艾琳,方定志,朱振宇,刘誉,刘静
页码:361-362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05-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