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病因学]一、病原学

早在50年代,Alper等曾提出动物瘙痒症的传染因子可能缺乏核酸,至1967年Griffith等〔 1 〕再次强调这种致病因子的复制可能不需要核酸模板。在此期间许多实验已证明患瘙痒症的绵羊大脑提取液的传染性可以通过细菌滤器,因而曾怀疑为病毒所致,但是用灭活核酸的手段处理这种提取液,例如煮沸,紫外线或离子照射。特异地改变或破坏核酸的制剂如核酸酶、补骨脂素(psoralens)、羟胺或锌离子等处理瘙痒症动物的脑匀浆、微粒体组分、纯化的朊毒体制备柱,都不能改变其传染性,因而Prusiner等着手进行深入的系列研 ......

——《感染病学新进展》
书名:《感染病学新进展》
栏目:感染病学新进展 > 第十四章 朊毒体研究进展
作者:王宇明 顾长海
参编:刁庆春,万志红,于乐成,马巧玉,毛青
页码:309-312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1-01-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