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治疗]第十四节 虻类伤害的防治

虻通称“牛虻”或“瞎虻”,属于双翅目、虻科(Taban‐idae)。虻的外形象苍蝇,但比苍蝇大,体色较暗,大都有较鲜艳的色斑。虻还可传播炭疽、野兔热、阿罗线虫病、锥虫病及马传染性贫血病等疾病。2 ﹒生态习性:孳生习性:虻类主要孳生在林区的沼泽,沟溪的浅水、泥土中。出现季节:虻类的活动季节,因地区和种类而不同。多数虻类冬季以幼虫越冬,越冬处所多在堤岸下22~25厘米深的冻结土中。被虻叮咬后引起皮炎的防治,同蚊虫叮咬皮炎的防治。牧区家畜为防虻叮咬,可改在夜间放牧,或避开中午虻类活动最多的时间。0.5%敌百虫溶 ......

——《有毒有害动物伤害的防治》
书名:《有毒有害动物伤害的防治》
栏目:有毒有害动物伤害的防治 > 中篇 各 论 > 第一章节 肢动物螫伤的防治
作者:张谟瑞
参编:
页码:110-115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1-09-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