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发病机制]三、ATP7B 铜结合区的特点

研究表明,ATP7B铜结合区对金属离子的亲和力顺序为Cu2 + > Zn2 + > Ni + > Co2 +,它不结合Fe2 +或Fe3 +,铜与ATP7B的结合比例为6 ∶ 5~3 ∶ 1,因此,每个铜结合区结合一个铜离子。研究发现仅含有第6个铜结合区的ATP7B(Cu1~5结合区缺失)具有转运铜的功能,因此认为,第6个铜结合区对于ATP7B的铜转运功能是必不可少的。只有靠近跨膜区域的铜结合区才直接参与铜的转运,其他的铜结合区可能参与蛋白空间构象的改变,感受胞质中铜浓度变化,起到诱导ATP7B在细胞内再 ......

——《肝豆状核变性(Wilson病)》
书名:《肝豆状核变性(Wilson病)》
栏目:肝豆状核变性(Wilson病) > 第二章 发病机制 > 第三节 肝豆状核变性的分子发病机制
作者:梁秀龄 李洵桦
参编:
页码:41-42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05-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