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发病机制]【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

据Hodson对5000名学龄女童筛查,V UR检出率为1/250(0.4%)。新生儿期男性多于女性,可能与男婴膀胱压较高有关,1个月后女婴多于男婴。当发展为反流性肾病时可出现高血压、蛋白尿、血尿和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液和细菌进入肾间质可引起炎症和纤维化,导致瘢痕形成和肾小管、肾小球损害。Ransley等在小猪动物实验,发现瘢痕形成于感染后10~130天,在感染1周时用抗感染治疗可减少瘢痕形成。瘢痕形成也与反流程度相关,严重反流易致瘢痕。瘢痕形成为非可逆性,可破坏肾结构造成肾小管、肾小球萎缩和纤维化及血管扭 ......

——《儿科学新理论和新技术》
书名:《儿科学新理论和新技术》
栏目:儿科学新理论和新技术 > 第六章 泌尿系统疾病 > 第五节 膀胱输尿管反流与反流性肾病
作者:李文益 陈述枚
参编:方建培,杜敏联,谢衍铭,王清文,王智楠
页码:289-292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2-02-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