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起搏器应用的早期,将右心室心尖部(RVA)作为心室电极植入部位是出于对起搏安全和有效性的考虑。因为此期植入起搏器的多为反复晕厥甚至阿‐斯发作的完全性房室阻滞(AVB)或心率极度缓慢的患者,电极脱位对于这些患者是致命性的。在最近二十年中,随着植入技术发展和适应证扩大,起搏治疗不再仅仅用于心动过缓患者,起搏目的也不再仅仅为纠正心动过缓。长期RVA起搏会使心肌对起搏后收缩不同步作出不良适应,导致心肌组织学的改变[ 8 ]、心肌内儿茶酚胺含量增加[ 9 ]、室间隔非对称性增生[ 10,11 ]、左室壁局灶性变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