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发病机制]第五节 猩 红 热

猩红热( scarlet fever )为β溶血性链球菌A组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特征是突发高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充血性点状皮疹和退疹后明显的脱屑。如红疹毒素,该毒素至少有三种不同的抗原性,可使易感者数次患猩红热。猩红热患者自发病前24小时至疾病高峰时期的传染性最强,脱皮时期的皮屑无传染性。个别情况下,病菌可由皮肤伤口或产妇产道侵入,而引起“外科猩红热”或“产科猩红热” 。机体感染猩红热后可产生抗红疹毒素的抗体,但不同抗原性的红疹毒素间无交叉免疫。因而患一次猩红热后,若感染了另一种红疹毒素的A组链 ......

——《感染性疾病》
书名:《感染性疾病》
栏目:感染性疾病 > 第二篇 感染相关临床症候群及综合征 > 第二章 感染与出疹
作者:杨东亮 唐红
参编:李兰娟,翁心华,毛青,蔺淑梅,万谟彬
页码:129-130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01-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