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速览](2)外周性牙源性纤维瘤(peripheral odontogenic fibroma):

好发于20~29岁,女性稍多于男性。可发生于任何部位,其中以下颌尖牙—前磨牙区和上颌前部较多见。镜下见肿瘤无包膜,边界不清,纤维组织以胶原为主、或细胞丰富、或呈黏液样改变,牙骨质、骨样或牙本质样物质可沉积于基质中(图5-。所谓牙源性龈上皮错构瘤(odontogenic gingival epithelial hamartoma)是一种特殊的龈病损,由牙源性上皮岛和条索组成,间质为成熟的纤维性组织,包块直径在1cm以下,不引起肿瘤下方的骨吸收。这种病损以上皮增殖为主,不是真性肿瘤。外周性牙源性纤维瘤生长较局 ......

——《口腔病理诊断》
书名:《口腔病理诊断》
栏目:口腔病理诊断 > 第五章 颌 骨 疾 病 > 第二节 牙源性肿瘤及颌骨囊肿 > 第一部分 牙源性肿瘤 > 二、牙源性良性肿瘤 > (三)牙源性间叶性肿瘤 > 1. 牙源性纤维瘤(odontogenic fibroma)
作者:李铁军
参编:李江,陈新明,钟鸣,李翠英,王丽
页码:126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04-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