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二、核糖体保护蛋白

四环素通过与30S亚基结合,阻止了肽链的延伸,抑制了细菌的生长。而耐药细菌可以产生核糖体保护蛋白(Ribosomalprotectionproteins,RPPs),能促使已结合的四环素移位,缩短游离四环素的半衰期,从而弱化了四环素的抑制作用,导致耐药性。RPPs的分子量一般在72.5k D左右,其结构上的共同特点是在N末端具有一段与延长因子EF‐Tu和EF‐G相似的氨基酸序列,Tet M还具有核糖体依赖的GTP活性,这些作用与四环素耐药有关,但详细机制尚不清楚。而Tet O的Ⅳ域区与核糖体30S亚基16 ......

——《微生物耐药的基础与临床》
书名:《微生物耐药的基础与临床》
栏目:微生物耐药的基础与临床 > 第二篇 细菌耐药性 > 第十一章 四环素类抗生素耐药性 > 第二节 四环素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
作者:张卓然 夏梦岩 倪语星
参编:王镇山,沈继龙,杨彤,杨世杰,金红
页码:163-166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03-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