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病因学]三、ADHD的遗传学研究

许多研究提示ADHD有家庭聚集性,大量的家系研究,寄养子、双生子研究和最近分子水平的研究均提示遗传是ADHD的发病机制之一,遗传度约为60%~90%。随着分子遗传学技术的发展,近年来调查显示,多巴胺、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三类神经递质及这些神经递质代谢的基因可能与ADHD的发生有关。1999年,Comings等用MSP Ⅰ甲基化酶(识别CCGG序列)研究该基因的多态性位点,发现对照儿与ADHD患儿的CCGG序列重复不同,回归分析该受体和ADR α‐2A、多巴胺β羟化酶(D β H)对ADHD的影响,发现 ......

——《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书名:《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栏目: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 第一章 病因 > 第二节 ADHD 病 因
作者:赵学良 邢杰
参编:马路一,陈银波,贾飞勇,马路一,田昕
页码:8-13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10-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