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速览](二)慢性药物性肝损害

此型多有长期服药史,如甲基多巴、磺胺药、丙基硫氧嘧啶、阿霉素、异烟肼等。肝脏的主要病理改变为肝小叶内呈灶性或碎屑样坏死,肝细胞嗜酸性变性,可见嗜酸性小体形成。汇管区有浆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等炎性细胞浸润,并可见假胆小管增生和纤维化。肝小静脉阻塞病:硫唑嘌呤、阿糖胞苷、阿霉素、乌拉坦及砷剂等可引起肝小静脉阻塞病,即肝静脉的肝内小分支如小叶中央静脉、小叶下静脉的血管内皮下水肿,逐渐发展为内膜增厚、管腔变窄、闭塞及血栓形成,血流受阻,导致血窦瘀血、扩张。 ......

——《传染病讲座》
书名:《传染病讲座》
栏目:传染病讲座 > 第43 讲 药物性肝损害 > 三、临床类型
作者:罗端德
参编:易建华,于乐成,孔祥泉,王萍,王玉梅
页码:334-335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2-01-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