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概述]一、概 述

头颈部副神经节瘤发病率约为1 ∶ 30000至1 ∶ 100000,好发于30~40岁,儿童少见(Milunsky等。大多数的头颈部副神经节瘤为良性肿瘤,只有不到10%的头颈部副神经节瘤为恶性肿瘤,且迷走神经副神经节瘤恶变几率较高(Pelitteri等。副神经节瘤在胚胎学发育过程中与嗜铬细胞瘤相似,属于胺前体摄取与脱羧(amine precursor uptake and decarboxylation,APUD)系统,可分泌神经递质与神经激素。过去曾称之为血管球瘤、化学感受器瘤、非嗜铬细胞瘤等,因其组织 ......

——《2010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新进展》
书名:《2010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新进展》
栏目:2010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新进展 > 第四篇 头颈外科学 > 第三章 头颈部副神经节瘤的诊断与治疗
作者:韩德民
参编:韩德民,周梁,孔维佳,肖水芳,陈阳
页码:207-208
版本:0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11-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