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感、神门、脑干、枕、肾、脾、皮质下、心、肝、肾上腺、小肠、胃。亦可用测定耳部皮肤电阻(耳穴探测仪)的方法,其皮肤电阻降低,导电量明显增高处即为反应点,反应点就是针刺的部位。多数患儿针刺后,局部有疼痛或热胀感。出针后用消毒干棉球压迫针孔,防止出血。每天按压刺激2 ~ 3次,每天1次或隔天1次, 10次为一个疗程,休息3 ~ 5天后,进行下一疗程。若见针眼发红,患儿又觉耳部胀痛,可能有轻度感染时,应及时用2%碘酒涂擦,或口服消炎药。耳针亦可发生晕针,需注意预防处理。进针后待耳廓充血发热后,宜嘱其适当活动患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