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发病机制]二、发病机制与病理生理

动静脉瘘学说是最早的静脉性溃疡形成的微循环理论。该理论认为微动静脉瘘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影响组织营养,阻断了皮肤血流产生缺氧以及继发细胞坏死,但不被现代资料支持。是慢性静脉性疾病主要病理生理改变,下肢静脉性溃疡是静脉高压终末期的结果。静脉功能不全与腓肠肌泵功能衰退并存时静脉性溃疡发生率明显增高,肌泵功能衰退与溃疡的严重程度直接有关,溃疡的愈合与肌泵功能改善有关。高压性血液反流和腓肠肌泵衰竭是下肢静脉溃疡的主要原因,孤立浅静脉瓣膜不全也可造成静脉溃疡,但静脉溃疡多系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结果。 ......

——《伤口护理学》
书名:《伤口护理学》
栏目:伤口护理学 > 第十章 下肢血管性溃疡的护理 > 第二节 下肢静脉性溃疡
作者:丁炎明
参编:彭泽厚,刘玉村,万德森,于卫华,辛 霞
页码:203-205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11-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