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的酒精性肝硬化呈隐袭性发病,如肝硬化前不发生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炎,往往到50岁才发病,至60岁左右则因并发症而死亡。早期可无症状,有些病人在查体时偶尔发现,有的在死后尸检时才发现。应用乙醇脱氢酶抑制剂(4‐MP)和乙醛脱氢酶抑制剂(Cyanamide)并不能改变体内乙醛浓度,但4‐MP可减少肌纤维膜蛋白合成,促进肌纤维裂解,导致酒精性心肌病。急性、慢性乙醇中毒可引起肾小管功能减退,亦可直接或间接损害肾小球及肾间质,最终导致肾功能衰竭。乙醇中毒引起的肝硬化,可继发肾小球损害,包括肾小球毛细血管硬化、肾小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