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文献资料]三、药源性白细胞病

药源性白细胞病主要包括药源性粒细胞减少症、药源性白血病等。氯丙嗪引起粒细胞缺少与缺乏的机制为:药物直接影响骨髓幼粒细胞DNA的合成或对幼粒细胞DNA的损害,抑制幼粒细胞的分裂和增殖,使粒细胞生成障碍,导致粒细胞减少。氯氮平诱发粒细胞缺乏可能与免疫反应、药物的直接毒性以及患者先天性药物代谢缺陷等有关。安乃近与氨基比林的药理作用相似,两药之间有交叉反应,应用氨基比林发生粒细胞缺乏者,改用安乃近也可能有类似反应。药物对骨髓的直接毒性可能在药源性白血病的发生中起一定作用。药源性白血病的致病药物有: 1 .抗肿瘤药 ......

——《药物毒理学》
书名:《药物毒理学》
栏目:药物毒理学 > 上篇 药物毒理学理论与基础 > 第十章 血液系统毒理学 > 第二节 药物对血液系统的毒性作用
作者:李波 袁伯俊 廖明阳
参编:马璟,陆国才,任进,王莉,范玉明
页码:227-229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08-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