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病因学]第三节 链 格 孢 病

1970年日本第14届医学真菌会上,川崎及名嘉川报告1例皮肤链格孢病,川崎报告的为13岁女孩,两颊及左臂腕部虫蚀样丘疹、红斑。由于名嘉川的病例,病原菌不在真皮而在表皮角质层,故认Miller的为真皮型,名嘉川的为表皮型,以后皮肤链格孢病的报告逐渐增多。真菌培养为链格孢,为真皮型链格孢病。1993年李秀凯等报告4例由链格孢引起的甲真菌病,刮取甲屑可见深棕色纵横分隔的大分生孢子,分离培养为链格孢,经抗真菌药内服或外用,半数患甲痊愈,半数未愈。Pederson用病人痂皮提取物接种于豚鼠腿部皮损,用皮损中分离出的 ......

——《真菌病诊断与治疗》
书名:《真菌病诊断与治疗》
栏目:真菌病诊断与治疗 > 第二篇 各 论 > 第五章 暗色真菌感染
作者:赵俊英 王毓新 张文娟
参编:雷鹏程,王增芳,马琳,王增芳,王毓新
页码:247-249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01-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