汞及铀盐广泛用于制作ARF动物模型,临床上仅偶见于事故性或工业接触此类金属,更多的是慢性少量的接触,引起肾损害,主要表现为肾小管间质的病理改变。因事故或自杀摄入少至0.5g以下的氯化汞即可发生近端肾小管坏死,临床表现为典型的少尿型ARF。采用透析及支持疗法,肾功能可望完全恢复。早期(24小时内)静脉应用二巯基丙醇可减轻肾损害,青霉胺的疗效甚微。卡托普利可清除活性氧自由基,减轻氯化汞的肾毒性。无机汞中毒可产生神经症状及慢性肾脏病综合征,一般不会发生ARF。在应用过程中,未施行适当的水化疗法,可致肾小管内镓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