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概述]第六节 展  望

同其他恶性肿瘤一样,有关乳腺癌的大部分生物标志物的研究应用仍在探索阶段,随着各种检测方法的高通量化、精细化和稳定化,能用于乳腺癌的风险评估、筛检、诊断及预后预测的生物标志物将越来越多。如何将各个对乳腺癌风险仅有微效作用的生物标志物整合到评估模型中,并同时考虑各标志物间(如基因-基因、基因-环境和环境-环境)的交互作用效果,仍然面临着方法学和实际应用中的巨大挑战[ 87 ] 。 ......

——《肿瘤分子流行病学》
书名:《肿瘤分子流行病学》
栏目:肿瘤分子流行病学 > 第十七章 乳 腺 癌
作者:沈洪兵
参编:林东昕,魏庆义,于典科,马红霞,王美林
页码:333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11-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