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辅助检查]嗜铬细胞瘤

嗜铬细胞瘤(pheochromocytoma)于1912年由Pick首次报道,因肿瘤内主要由嗜铬细胞构成而命名。具有分泌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功能。肿瘤单侧多见,位于肾上腺区显示为圆形或椭圆形软组织肿块,边缘清晰,多数直径大于5cm,个别可达10cm以上,密度均匀或不均,其中低密度区代表陈旧性出血、坏死和囊变(图4‐9‐。但由于嗜铬细胞瘤可多发,也可位于肾上腺外,当肿瘤较小时,超声、CT和MRI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下降。 ......

——《中华影像医学.儿科影像卷》
书名:《中华影像医学.儿科影像卷》
栏目:中华影像医学.儿科影像卷 > 第4篇 泌尿统 > 第9章 肾上腺病变 > 第2节 肾上腺肿瘤
作者:李 欣 邵剑波
参编:王磊,王龙胜,王立英,王春祥,叶信健
页码:497-498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05-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