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铬细胞瘤(pheochromocytoma)于1912年由Pick首次报道,因肿瘤内主要由嗜铬细胞构成而命名。具有分泌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功能。肿瘤单侧多见,位于肾上腺区显示为圆形或椭圆形软组织肿块,边缘清晰,多数直径大于5cm,个别可达10cm以上,密度均匀或不均,其中低密度区代表陈旧性出血、坏死和囊变(图4‐9‐。但由于嗜铬细胞瘤可多发,也可位于肾上腺外,当肿瘤较小时,超声、CT和MRI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下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