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诊断](四)流行性出血热肾损害

不同病期变化不同,对诊断和预后判定有重要价值。发病1~3日,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以后逐渐增加,低血压和少尿期达到高峰,可达(15~。早期中性粒细胞增多,核左移,重型可见晚、中、早幼粒细胞,呈现类白血病反应。后期淋巴细胞增多,异型淋巴细胞占5%~14%。血小板第2日即开始减少,在低血压和少尿期降至最低水平(40~。60)× 109/L,并有异型和巨血小板出现,少尿后期开始恢复。在发热期和低血压期,血液浓缩,血细胞比容增大,血红蛋白可> 150g/L。病毒核酸的检测: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RTPCR)可 ......

——《实用检验医学.上册》
书名:《实用检验医学.上册》
栏目:实用检验医学.上册 > 第三篇 临床生化篇 > 第二十八章 肾脏功能异常与检验诊断 > 第五节 常见肾脏疾病的检验诊断 > 四、感染性肾脏疾病
作者:丛玉隆
参编:王鸿利,丛玉隆,仲人前,吕建新,周新
页码:584-585
版本:2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08-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