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发病机制]二、细菌生物膜的结构与研究方法

早期认为细菌BF是由EPS基质及菌体在其中均匀分布所构成的一种无定型的、含水的膜样结构。通过光学和其他非侵入性物理方法,对原位(in situ)活的水化BF直接观察,对细菌BF的结构有了新的认识,并揭示了一种全新的复杂的结构模式,即细菌BF是由EPS基质、嵌在EPS中的菌群(微菌落)及水通道(water channels)组成的立体结构。微菌落通过负荷感应(quor u m sensing)来反馈抑制其细菌的复制,使细菌在生理上达到最适大小,形成成熟的细菌BF。振荡电极扫描(scanning vibrat ......

——《临床医学分子细菌学》
书名:《临床医学分子细菌学》
栏目:临床医学分子细菌学 > 第一篇 总论 > 第六章 细菌生物膜
作者:严杰 钱利生 余传霖
参编:陈莉丽,李淑萍,黄华,毛亚飞,王媛
页码:67-68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03-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