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速览]第三十五章 蟾蜍中毒

蟾蜍俗称癞蛤蟆,其毒素主要为其耳后腺及皮肤腺分泌的毒液,经加工干燥后的制剂称为蟾酥,常作药用。蟾酥的主要成分为蟾蜍毒、蟾蜍素、蟾蜍配基、蟾蜍胶、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胆固醇等。其中蟾蜍素、蟾蜍毒、蟾蜍配基等均有强心作用,并可引起心律失常。蟾酥还有催吐、局部麻醉及引起惊厥的作用。蟾蜍毒排除迅速,无蓄积作用。头痛、头晕、口唇及四肢麻木,严重者出现抽搐、惊厥,甚至昏迷,膝反射迟钝或消失。早期可以催吐、洗胃及导泻,促进毒物的排出,并给予利尿等处理。口服或静滴氯化钾,如有心动过缓或传导阻滞可用阿托品治疗,如有室性 ......

——《内科危重病》
书名:《内科危重病》
栏目:内科危重病 > 第十二篇 急性中毒
作者:杨志寅
参编:于世鹏,高东生,杨震,宋国红,李兆申
页码:864
版本:2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03-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