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预防、预后]第三节 支架内血栓形成的预防——正确使用抗血小板药物

阿司匹林又名乙酰水杨酸,早在18世纪已作为消炎镇痛剂,后发现其可延长出血时间并具有抑制前列腺素的作用。近年来用其防治血栓类疾患,认为有效。因此,适宜剂量的ASA有抗栓作用的原因是:①不同组织的环氧化酶对ASA敏感性不一样,血小板环氧化酶较血管内皮细胞环氧化酶敏感,故血小板环氧化酶受抑制时,血管内皮细胞环氧化酶不一定受抑。虽然其他的抗血小板制剂具有与阿司匹林相同的抗血小板作用,但是在PCI时,只是常规应用噻恩并吡啶的衍生物— — —噻氯匹定和氯吡格雷。 ......

——《心脏病学实践2004——规范化治疗》
书名:《心脏病学实践2004——规范化治疗》
栏目:心脏病学实践2004——规范化治疗 > 第四篇 冠 心 病 > 第32章 急性、亚急性和晚期支架内血栓的形成机制及其预防
作者:胡大一 马长生
参编:方圻,刘力生,杜昕,梁万年,陈琦
页码:346-347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4-11-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