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病因学]4﹒兴奋性氨基酸(excitatoryaminoacids)

业已证实,以谷氨酸为代表的兴奋性氨基酸在内源性神经保护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在沙鼠缺血模型中,NMDA受体拮抗剂MK‐801可抑制预处理所诱导的保护作用,证明NMDA受体激活参与了缺血耐受的产生。由于在全脑‐全脑缺血模式中,细胞外兴奋性氨基酸和抑制性氨基酸的浓度在有无耐受的条件下并无不同,故Nakata等认为这一现象不能用兴奋性氨基酸的释放减少来解释,相反,沙鼠MCA缺血预处理在诱导同侧海马神经元对缺血产生耐受性的同时,该区的细胞外谷氨酸水平也有增加。MGlu R介导脑缺血耐受的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清楚,可能涉及 ......

——《缺血性脑血管病学》
书名:《缺血性脑血管病学》
栏目:缺血性脑血管病学 > 第五篇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特殊问题 > 第十二章 脑缺血耐受与内源性神经保护 > 第二节 脑缺血耐受的分子机制
作者:罗祖明 丁新生
参编:王拥军,董强,曾进胜,冯美江,徐严明
页码:887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12-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