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病因学]【病因和发病机制】

1938年Wolf等提出偏头痛发生的血管系统学说(即颅内血管收缩和扩张是本病的原发性改变)以来,已被广泛接受,但有不少病理生理改变和临床表现未得到很好解释。80年代中期Olesen等用精密仪器对偏头痛患者在发病及发病间期进行检测,提出了神经学说(中枢神经和三叉神经共同作用)。用PET研究证实偏头痛发作时脑干中缝核和蓝斑高度激活,从而干扰了感觉性、血管性和内源性疼痛的控制通路。来自脑干“偏头痛发生点”(migrainegenerator)区域的神经纤维支配颅内脑膜血管,当脑干核高度激活时可诱发血管过度紧张, ......

——《神经遗传病学》
书名:《神经遗传病学》
栏目:神经遗传病学 > 第十一章 发作性疾病 > 第三节 偏 头 痛
作者:刘焯霖 梁秀龄 张 成
参编:周列民,李洵桦,徐评议,王柠,王一鸣
页码:361-362
版本:3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05-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