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心衰患者应进行充分评估,包括病史、实验室检查和其他非常规及侵入性检查项目。根据颈静脉怒张、下肢水肿、端坐呼吸等体征,评估容量负荷是否正常,并进行心功能分级,选择合理的治疗措施。该指标与心衰的预后显著相关,随有效的心衰治疗该指标逐渐降低,治疗后浓度仍维持较高水平者,住院率及死亡率均显著增加,故可广泛用于评估心衰的风险分层、进展和预后。尤其对特发性扩张型心肌病( DCM ) ,建议询问家族史,以确定是否为家族性DCM 。未来我们遇到此类患者应主动寻找家族因素,对患者3代近亲作筛查,如同对肥厚性心肌病那样,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