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发病机制]二、发 病 机 制

Virchow提出深静脉血栓形成三大发病机制是血管壁损伤、血流淤滞和凝血功能异常,见图8.1.6和图8.1.7,这一学说至今仍被沿用,并且又增加了一些新观点。血管壁损伤导致内皮细胞受损,内膜下层及胶原裸露,可激活血小板释放多种具有生物学活性的物质,启动内源性凝血系统,同时损伤可致静脉壁电荷改变,促使血小板聚集、黏附,形成血栓。针对不同对象的不同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是熟悉深静脉血栓形成病因及高危因素的最终目的。 ......

——《临床创伤骨科:血管损伤学》
书名:《临床创伤骨科:血管损伤学》
栏目:临床创伤骨科:血管损伤学 > 第八章 创伤后周围静脉血栓栓塞症 > 第一节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作者:张英泽
参编:马利杰,郭明珂,张奇,马利杰,王娟
页码:169-170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02-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