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选择抗心律失常药物时,必须考虑到抗心律失常药物有潜在的致命性不良反应,如器官毒性和室性心律失常。有充血性心力衰竭症状或左室功能严重受损者,应避免应用有负性肌力作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器官毒性,有些是致命性的,如红斑狼疮、粒性白细胞缺乏症、肺纤维化、药物性肝炎、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器官毒性低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有:双异丙吡胺(但其他不良反应限制了其应用)、多非立特(耐受性良好,但与多种药物有相互作用)、氟卡胺、普罗帕酮和索他洛尔。胺碘酮发生Tdp的机会低于索他洛尔和多非利特等纯的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