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上,文学作品是理解客观世界的工具,亚里士多德甚至认为“文学优于历史” ,因为历史总是有缺憾的,而文学的力量却可以创造一个理想的世界。但同时,文学也是历史和客观世界的真实镜像,以它自己的理论、语言和方法映射着升华的人间百相,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可以从各个角度安全剖析的、 “仿真的”人生和社会。伊凡·伊里奇之死》是托尔斯泰“死亡之思”的高峰力作,通过一个濒死之人的心路历程来追问“生”的意义,是一篇充满哲学和神学思辨意味的文学作品,历来都是美国医学院经典的死亡教育教材,也是研究濒死和死亡学者必涉猎的作品,它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