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概述]七、疼痛研究进展

即当C纤维持续传入伤害性刺激冲动时,脊髓背角细胞活动性增加,对末梢神经反应增强。神经肽(如P物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与兴奋性氨基酸(L-谷氨酸、天门冬氨酸)释放至脊髓背角,使其兴奋性发生改变,失去抑制机制,导致自发性疼痛、痛觉过敏、痛区扩大或持续性疼痛。该理论对临床的指导意义是:对慢性疼痛的治疗重点应是缓解中枢性致敏。 ......

——《慢性难愈合创面防治理论与实践》
书名:《慢性难愈合创面防治理论与实践》
栏目:慢性难愈合创面防治理论与实践 > 第三章 影响难愈合创面的主要因素 > 第十二节 疼痛与创面愈合
作者:付小兵
参编:姜笃银,贾赤宇,雷永红,曹定国,曹卫红
页码:205-206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08-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