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病理生理]二、病理生理学变化

心搏骤停引起的缺血性脑损伤主要经历两个阶段:缺血期和再灌流期,后者又可分为再灌流早期和再灌流后期。心搏骤停后,脑灌流迅速停止,缺血期的损伤主要涉及能量衰竭,离子泵衰竭,无氧酵解产生的乳酸中毒,兴奋性氨基酸引起的某些神经元毒性。复苏后2~12小时,发生延迟性大脑低灌流状态,整个大脑的血流量和颅内压减低。心搏骤停复苏后,病人会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称为复苏后综合征,大脑是主要的受累器官又称作复苏后脑综合征或复苏后脑病。血流动力学紊乱和代谢紊乱是导致复苏后综合征的主要病理生理因素,也是脑复苏的两个制约因素。提高内 ......

——《“走进西部”医师培训系列教材——外科学、妇产科学分册》
书名:《“走进西部”医师培训系列教材——外科学、妇产科学分册》
栏目:“走进西部”医师培训系列教材——外科学、妇产科学分册 > 第五篇 神 经 外 科 > 第六章 脑 复 苏
作者:何晓东 李玉民 王志平
参编:张有成,张选奋,王栓科,丁永忠,万麟
页码:431-432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02-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