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发病机制]【发病机制与病理】

1 ﹒发病机制关于O157:H7大肠埃希菌的致病机制还不十分清楚,根据有关资料认为:①与黏附及消除(attachingandeffacing,AE)作用有关。细菌侵入机体肠腔后,主要依靠质粒介导的黏附因子局限黏附在盲肠和结肠上皮细胞的刷状缘上并损害微绒毛,同时紧密地结合在肠上皮细胞的顶端,将绒毛抹平,故称为“黏附和消除”作用。STx对He La及Vero细胞均具有毒性,对结扎的兔回肠有肠毒素作用。肾脏的变化最严重的是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最初,肾小球基膜细胞、巨噬细胞、单核细胞在受到STx作用后,分泌大量细 ......

——《新发传染病》
书名:《新发传染病》
栏目:新发传染病 > 第四章 新发现的细菌性疾病与立克次体病 > O157:H7 出血性肠炎
作者:潘孝彰
参编:卢洪洲,程训佳,王贵强,卢洪洲,江元森
页码:145-146
版本:2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07-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